产品中心

晋城蚕桑 华北独秀(组图)

时间: 2024-04-18 05:17:02 |   作者: 产品中心

  相传,黄帝的妻子嫘祖随黄帝奔走于黄河流域。一日,她来到阳城县西南部云蒙山上的一个叫人参塄的小村,见这里有不少皮钱小叶桑树,桑树上生长着一些野生蚕虫,还有一些丝茧挂在树上。嫘祖发现这些细丝通过编织能成为做衣服的好材料,便在此住了下来,教当地村民栽桑养蚕、抽丝捻线、织帛做衣。几年下来,当地村民人人学会了栽桑养蚕、缫丝织帛的手艺。

  在距云蒙山不远的小尖山千佛寺里有一尊嫘祖娘娘的塑像,只见她神态端庄,面容慈祥,手里托着一条洁白的蚕儿,似乎还在专心地给蚕农们讲授养蚕知识。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周围数县以及河南等地前来朝拜的人们几乎挤破了山门。

  从“嫘祖始蚕”起,农桑并举的农耕文明融入我们先人们的古朴生活中,古老的蚕桑文化在浩瀚的历史烟波中代代传承。史料记载中的桩桩件件故事早已将其发展轨迹镶嵌进了晋城大地。

  在晋城的乡村,塑有嫘祖像的寺庙随处可见,嫘祖被尊称为“先蚕娘娘”,“嫘祖始蚕”广为流传。

  《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观桑:“天子四日休于濩泽(阳城)”,“甲寅,天子作居范宫,以观桑者,乃饮于桑林”。

  西汉时期,泽州丝绸曾通过著名的“丝绸之路”源源不断销往河西走廊及西域地区。

  从唐贞观年间开始,产于长平(高平)上党一带的潞绸,驻足于长安,然后跋涉千里抵达中亚、欧洲甚至非洲,让那些遥远地域的人们触摸到中国蚕丝的精美柔软。同时,西域诸国(阿拉伯地区)也学到了先进的缫丝织绸技术。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第21子沈王朱模就藩于潞安府,主管为皇家派造潞绸,织造规模急剧扩大,刺激蚕桑盛极一时。以至于在明清两代发展至鼎盛,“士庶皆得为衣”。明代诗人常伦在其《途经沁水道中》写道:“处处人家蚕事忙,盈盈新女把新桑。”形象描述了当时栽桑养蚕的盛况。

  在太行太岳间,“家有三株桑、种地不纳粮”的农桑谚语广为流传。高平市唐初就出现了栽植桑树、养育春蚕、缫丝织锦等系列生产,到清代成为百姓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民国时期,高平有70%的农户都栽桑养蚕。现在,晋城市仍有2个乡,38个村用“桑”进行命名,涵盖泽州、沁水、陵川和阳城四个县。每一个地名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动人的蚕桑故事,见证着蚕桑文化在晋城悠久的历史。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蚕桑文化与时俱进地发展和演变着。2006年,“阳城蚕茧”成为当时全国唯一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蚕茧品牌。2014年,高平潞绸织造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传承单位—山西吉利尔潞绸集团是我省乃至华北地区唯一的丝绸生产企业,其“吉利尔”品牌获中国驰名商标认证、获国家第一批“中国高档丝绸标志认证”,是华北地区唯一入选企业。

  经历了数千年自给自足的自发生产,时光的年轮转到1945年。抗战胜利后,太岳军区有组织地推动蚕桑生产,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市蚕茧产量已达60.3万公斤。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农村土地改革运动的深入开展,到1957年晋城市的蚕茧产量达到了116.2万公斤。在此过程中,劳动群众发明了地埂桑栽植方法,解决桑树和粮棉争地问题。“从下往上看,座座桑树山;从上向下看,片片米粮川”就是沁水县端氏公社发展地埂桑的线日,农业部在端氏召开了北方八省市蚕桑生产专业干部会议,重点推广地埂栽桑发展蚕桑的经验。

  在此期间,阳城县在“蚕桑书记”孙文龙的领导下,强力推行地埂桑栽植,到1975年全县地埂桑率达80%以上。1977年地埂桑发展到1400余万株,蚕茧产量达到60万公斤,占到晋城市域蚕茧产量的一半以上。阳城县成为山西省第一个蚕茧产量超万担的县。从此以后,阳城蚕茧产量也一直稳居华北之冠,成了华北地区蚕桑生产第一县。

  改革开放将蚕桑业带入了商品性、规模化生产阶段。1985年晋城建市以后,市委、市政府格外的重视蚕桑文化的传承和蚕桑产业的发展,把蚕桑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特色产业纳入全市经济发展规划中。紧接着出台优惠政策,在桑园建设、新技术的推广等方面做补贴和扶持。为解决生产和销售混乱无序等问题,成立了丝绸集团公司,专门对蚕茧收购来管理,一度时期对稳定市场,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伴随着对外开放,蚕茧价格不断的提高,激发出了农民栽桑养蚕的积极性,蚕桑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到1995年,全市蚕茧产量已达到300余万公斤。

  此后多年,晋城市又将科学技术大范围的应用到蚕桑生产,促进产业的升级换代和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标准化桑园管理、小蚕温湿自控育、小蚕共育、大蚕条桑育、大棚育、方格蔟自动上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等技术普遍得到运用;特山一号、农桑系列等桑树新品种得到大面积种植;新型消毒药品熏毒威、强氯氨、消杀精等新蚕药得到了全面推广;新型桑树修剪机开始用于桑园管理,电动消毒机运用于消毒防病工作。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运用提高了蚕桑产业科技含量,降低了蚕农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产业化、规模化的生产经营格局逐步形成。到2014年底,全市年产茧5万公斤以上的乡镇达22个,万斤以上的村达300余个。全市桑园面积达到16.7万亩,年发种11.2万张,蚕茧产量551.4万公斤,蚕桑收入2.2亿元。全市蚕茧产量占到我省蚕茧产量的近90%,超过华北5省(市)蚕茧产量总和。

  随着农民增收的要求渐高、呼声渐强,近年来,晋城市在创新养殖方式、延长蚕桑产业链条、开展综合利用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单纯的养蚕已不能够满足农民增收致富的需要,晋城蚕农探索出大棚养蚕、一棚多用新模式。比如阳城县寺头乡、次营镇实施的是大棚养蚕和生产食用菌相结合的“一棚两用”模式。一个家庭、两个劳力,经营10亩桑园,建一栋大棚,一年养蚕15张以上,可以增收3万元,利用冬季空闲时间进行食用菌生产,收入可达2万余元。还有桑园养鸡、桑园间作中药材、蔬菜和油料作物等多种模式,都提高了桑园单位面积的产出,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对蚕桑副产品做深加工,开辟增收新渠道。蚕沙生产保健枕,桑枝生产香菇和平菇等食用菌,桑椹生产饮料和果酒,蚕沙饲料、蚕沙有机肥正在做试验,桑叶茶、桑叶菜、桑叶面条等也进入人们的视线,丰富着人们的生活。

  以蚕茧为原料的产业链条在不断延伸,科技含量带来的附加值逐步提升起来。上世纪80年代,用“阳城蚕茧”所缫的梅花牌SE桑蚕丝,质地柔软、光润洁白,1979年、1983年、1988年连续获得国家金质奖。高平丝织印染厂生产的丝织产品畅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并远销美国、日本等地,被誉为“太行山上一枝花”。经过几十年的技术改造和品牌创新,以蚕茧为原料的丝织产品不断升级换代,红红火火闯荡国内国际市场。比如,吉利尔、森鹅、晋氏织造、红萍等丝绸服装加工公司,其品牌都是山西省的知名品牌,在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吉利尔在新娘潞绸被的织造上沿袭了传统工艺,选择饱满、洁白、最优质的太行山蚕茧,选用自备水井40米以下的弱碱性深水来洗茧,每一床新娘潞绸被的被胎,都由4个工人师傅手工拉织。每一个被拉开的蚕茧都呈网状,这些不规则的小孔让潞绸蚕丝被成为“会呼吸的被子”。这一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漂洋过海进入了欧美家庭。实践证明,从蚕茧缫丝逐步向产业的下游延伸,每增加一个加工环节,产值能大大的提升20%—30%,高的可达50%以上。

  从种桑、养蚕到缫丝、织绸再到刺绣、服装,晋城市已形成了系列化产业链条,蚕桑业已成为全市最具优势的农业特色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