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力量
17年前,他因一场意外事故导致3节脊椎和5根肋骨骨折,成为被帮助的对象。如今,他穿梭在田间地头,带动和指导残疾农户参与种植朝天椒,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南宁市邕宁区那楼镇中山村的赖运升,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在他的带动下,当地一些残疾农户重拾信心。12月26日,记者正常采访了解到关于赖运升的事迹以及在他的带动下农户过上好日子的故事。
赖运升从一名残疾贫困户到脱贫户、致富带头人,再到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真正的完成了了不起的“连环跳”,也成了十里八乡的“红人”,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带领群众发展产业致富的信心。
几年前他通过持续扩大种桑养蚕规模,收入大幅度的增加,成为村里的致富能人。作为南宁市邕宁区远升扶残联合基地理事长,赖运升本想带领村民将原来发展良好的种桑养蚕和食用菌种植产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但新的村庄规划建设,打乱了他的计划。2021年3月,南湛高速公路规划从中山村穿过,这让赖运升又喜又急。喜的是,中山村成为高速公路沿线,必然更好带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急的是,村里被征收的60多亩土地,大多是各农户桑园所在地,没有桑园就无法发展养蚕;而在公路附近种植食用菌是不符合卫生标准的,也不能继续发展。两个原本已经小有规模的产业面临停滞转型,让赖运升犯了难。
如何寻求新的产业高质量发展?赖运升很着急,便找到了中山村驻村研究另谋产业。赖运升和记者说,他希望带动更多的残疾农户致富,而残疾农户普遍文化水平不高,种养技术有限,工作上的能力更是有限,高端的种养,不仅成本高,残疾农户技术和体力又跟不上,很难带动他们致富。
几经辗转,他再次瞄准了本地的传统产业——辣椒种植。于是赖运升把想法告诉了,希望可以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形式进行合作。2021年下半年,本地创业青年黄元沈,将自己的公司带到中山村,并斥资近百万元购置了两套辣椒烘干设备,租用以前的养蚕房作为生产车间,2021年就为村集体带来5万元的收入。赖运升的朝天椒“带富路”也渐渐走上正轨。公司与广西农科院合作,以订单的模式向广西农科院订购种苗,并将种苗转交到种植户手中,以“种苗供应+技术指导+报价收购”的方式,带动周边村屯、乡镇种植朝天椒3000亩以上,公司共下派了5~6名科技特派员,负责每片种植区域的技术指导及疑难杂症的处理,而赖运升不仅充当中山村区域技术员,更是推广种植的宣传员。
赖运升本身作为一名残疾人,他深知残疾人发展产业的不容易,对残疾农户更是倍加关心。残疾农户余春瑶夫妇都是残疾人,今年春季,已经种植过一批朝天椒的他们,尝到了甜头。因为劳动能力有限,虽然只种了500多株,却获得了6000多元的收入。“在赖叔的指导和带动下,我们种植朝天椒增加收入,劳动强度也是我们也可以接受的,非常感激。” 余春瑶说。
“我们有信心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闯出新路子!”赖运升看着手中的残疾农户种植记录表笑着说。2023年元旦将至,赖运升也将继续带领村民探索新产业,走出一条示范性好、带动性强、参与性高的产业振兴新路子,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