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烷科技IPO过会氢气+电子级硅烷龙头有望成北交所今年最大肉签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行业领域

硅烷科技IPO过会氢气+电子级硅烷龙头有望成北交所今年最大肉签

2023-09-10 21:05:59 行业领域

  讯,据北交所官网公告,今日北交所上市委召开了2022年第三十四场审议会议,硅烷科技(838402)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和信息公开披露要求,成功过会。根据公告显示,硅烷科技在今年6月1日举办的第22次审议会议被暂缓审议,前次会议发审委主要是针对公司的关联交易以及现金支付等问题提出问询。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上会前夕,8月2日,硅烷科技还宣布将发行价从7.8元/股下调为4.7元/股。依据公司IPO募资方案来看,公司IPO前估值仅为11.03亿元,IPO上市后估值为14.71亿元(不含超额配售)。对应IPO前估值仅8.24倍(动态PE),IPO后估值为11倍(动态PE)。

  从公司近年财报来看,2020年至2022上半年,公司分别实现盈利收入5.11亿元、7.21亿元和5.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8.49%、41.23%和37.64%;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82.89万元、7579.99万元和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7.94%、61.87%和96.59%。公司身处半导体、光伏以及新能源等行业上游,犀牛之星研究院认为,硅烷科技在下游需求旺盛、行业高景气度持续的情况下以低市盈率发行,有望成为北交所今年以来最大“肉签”。

  犀牛之星APP显示,硅烷科技成立于2012年5月,公司是一家从事氢硅材料产品研制、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也是一家致力于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相关领域研发与生产的专业公司。

  硅烷科技是国内领先的电子级硅烷气体供应商,目前公司的基本的产品为电子级硅烷气与氢气(工业/高纯氢),硅烷气纯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产品质量上来看,公司生产出的产品能稳定在6N 级以上,最高可达到7N 级,超出我国硅烷气品质衡量准则(6N),达到国际先进的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头羊。目前公司的电子级硅烷气生产线是国内领先的百吨规模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0%的工业化生产装置。

  近年来随着下游光伏、新能源行业需求的持续旺盛,进入2022年以来硅烷价格持续上涨;另一方面又因为工业硅等硅烷所需原材料价格进入下行区间,2022年以来国内硅烷厂商盈利不断改善,行业已进入高景气周期。依据公司硅烷气业务能够比上市公司发布的业绩预告显示,宏柏新材(605366)预计2022上半年净利润2.1~2.4亿元,同比增长258.84%~307.77%;三孚股份(603938)预计上半年净利润3.96~4.25万元,同比增长167.83%~187.44%。

  硅烷气作为一种载运硅组分的气体源,因为它纯度高和能实现精细控制,已成为许多其他硅源没有任何办法取代的重要特殊气体。单硅烷通过热解反应生成晶体硅,是目前世界上大规模生产粒状单晶硅、多晶硅的方法之一,大范围的应用于微电子、光电子工业,硅烷气的纯度能够影响制造硅基晶体的纯度,而硅基晶体的纯度将极大影响下业产品的性能。

  目前,国内硅烷气体大多数都用在太阳能电池中氮化硅减少反射膜制备、面板显示中氮化硅绝缘保护膜和非晶硅层膜,集成电路中外延硅沉积、氧化硅膜沉积和氮化硅膜沉积,是面板显示与半导体行业很重要的特气之一。

  以半导体行业为例,过去我国芯片长期依赖进口的其中一个重要缘由是缺乏高纯度晶体硅材料,而生产高纯度晶体硅必须以高纯度硅烷为基础。

  从生产技术来看,硅烷科技的硅烷生产线是采用改良氯硅烷法自主建设的规模化生产线,且一直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实际产能不断的提高,2021年实际产能约为1700吨,产能利用率为88%,处于较高水平。同时公司2021年扩产的500吨半导体硅材料项目已正式开工建设。

  从下游客户来看,目前公司已积累了TCL华星光电、隆基股份、惠科电子、京东方、爱旭股份、东方日升等行业领先大客户。根据年报数据,公司2021年在光伏行业硅烷气供应领域已经占据国内产能约36%的市场占有率,显示面板领域占据国内产能约30%的市场份额。

  此外,作为电子级硅烷气体国产替代难度最高的半导体行业,硅烷科技的硅烷气目前已完成了芯片制造商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工作,2021年下半年已获得半导体领域的订单。

  除此之外,近年来,硅烷类的高科技应用还在不断的涌现。包括用来制造先进陶瓷、复合材料、功能材料、生物材料、高能材料等,成为许多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器件的基础。

  从行业规模看,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统计,2019年我国电子特气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40.2亿元,2020年电子特气市场规模达到173.6亿元,同比增速达23.8%,其中集成电路及器件领域占比44.2%;显示面板领域占比34.7%;太阳能及LED等领域占比21.1%。

  不过由于我国电子特气起步较晚,目前外资在产品质量和产业规模上仍具有较大优势,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子特种气体市场中88%的市场占有率为外资所垄断,其中德国林德集团、美国空气化工集团、法国液化空气集团、日本大阳日酸株式会社,四大集团占据全球电子特气 90%以上的市场占有率,形成寡头垄断格局。

  尽管与国际气体公司相比,国内气体公司在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仍有差距,但在技术不断突破、国家政策大力扶持、下游市场发展迅速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加上国内企业拥有的国际企业没办法比拟的低成本、贴近客户、反应灵活等优势,国内气体企业的竞争力慢慢地加强。根据亿渡数据统计,2020年我国电子特气企业市占率已提升至15%。

  目前,硅烷科技已取得专利 50 项,其中发明专利 3项,实用新型 47 项。公司自2012年5月成立以来,联合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化学赛鼎宁波工程公司共同研发国内领先,且具备国际一流水平的“ZSN法高纯硅烷生产技术”,于2014年联合上海交通大学肖文德教授团队建成国内首套规模化电子级硅烷气生产线N级,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打破了国际垄断。

  2018年6月,硅烷科技年产2000吨硅烷项目顺利投产,标志着公司真正拥有了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2017年11月建成百吨级硅烷法电子级多晶硅中试项目,使用自产的电子级硅烷气为原料,采用硅烷热解沉积法成功生产出棒状电子级多晶硅;2021年3月份区熔级多晶硅的研发取得了重大突破,为半导体基础材料环节国产化迈出坚实一步。

  犀牛之星APP资料显示,硅烷科技的控制股权的人为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平煤神马集团通过直接和间接合计持有公司75.94%股份。平煤神马集团是由原平煤集团和神马集团两家中国500强企业重组而成,旗下拥有平煤股份(601666)、神马股份(600810)、易成新能(300080)等多家上市公司。

  硅烷科技作为平煤神马集团尼龙业务的核心子公司,企业主要采用氢气为原材料制造涵盖尼龙原材料、中间体到深加工制品的尼龙全产业链产品,2021年公司新增高纯氢气业务,现已正式向公交、电力系统、光纤制造、半导体等下游供应高纯氢,目前已逐渐发展成为许昌、平顶山、漯河、南阳地区最大的氢气供应商。

  公司下游客户所在地为平顶山尼龙新材料产业集聚区,是平顶山市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的主战场,因此氢气需求量较大且业务合作持续稳定多年。截至2021年,硅烷科技工业氢气年设计产能为3.76亿立方,公司生产氢气原材料焦炉煤气采购于公司股东首山化工,首山化工具有年300万吨焦炭产能,副产大量焦炉煤气,为公司通过变压吸附技术生产氢气提供了稳定的原材料供应。

  公司在招股书中表示,未来还将进一步开拓氢燃料市场,提高在该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已于2020年与宇通客车签订了氢燃料电池用高纯氢合作备忘录,2021年7月建成年产1600万方的高纯氢生产线。作为下一代新型燃料及清洁能源,氢燃料具备广阔的市场成长空间,未来高纯氢有望成为公司下一阶段的重要增长业务。

  本轮IPO募投项目方面,依据招股书披露,公司本次IPO拟募资6亿元。其中用于硅烷装置冷氢化系统技改项目1.9亿元,冷氢化装置技改可提升公司硅烷生产所需中间产物三氯氢硅的产能,由 1 万吨/年提升至 5 万吨/年,为公司硅烷气生产及半导体硅材料扩充产能提供原料保障。用于500 吨/年半导体硅材料项目3.2亿元,电子级多晶硅是生产芯片的关键原材料,区熔级多晶硅是电子级多晶硅的高端产品,大多数都用在制造IGBT、高压整流器、高压晶体管等高压大功率半导体器件。